我在北京等你你是都市迷糊症患者吗?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你是都市迷糊症患者吗?
 
  一天,和他约在建国门地铁见面。我从东四十条出发、他从安定门出发。
 
  换乘的时候,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突然觉得后面有一人眼熟,瞥了一眼,好像真是熟人。再看了一眼,哎,这不就是他吗?
 
  “你谁啊!干吗跟在我后面!”我哭笑不得。
 
  “大姐,我在东四十条就跟着你了。您老在第一节车厢吧!我就在你后面。碰碰你,没反应;戳戳你,没反应。动了动你的大包,哎,有反应了。可是人看了一眼包又扭过头去了!您说您怎么就认不出我来呢!你说骚扰你你都发现不了!你说你怎么这么迟钝啊!……”
 
  他乐得要死,我气得要命。知道我反应迟钝,成天迷迷瞪瞪不在状态,还这么招惹我!
 
  可能是因为现代生活过于忙碌,再加上脑容量有限,记得这个、便忘了那个。我身边患了迷糊症的朋友越来越多。轻则丢三落四、加上不辨东南西北。重则迷糊到个人品格。
 
  筑小钱,三十来岁的文艺女青年,是我一直以来的榜样。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她贯彻得相当之好。不过,她是迷糊症的重度患者。比如说,从来搞不清楚什么天气穿什么样的衣服;怕搞丢自己、从来只在西边活动;还有,认人不准。用她的话说:我觉得特好特老实的,最后抛妻弃子,走上不归路;我特看不上眼的,后来事业爱情成就辉煌。我觉得挺美的,大家嗤之以鼻,大家觉得特贼的,我觉得特善良。
 
  就是这样,我身边充斥着一群不靠谱的迷糊人类。时不时地,就会听到谁又迷了路了,要去北五环,结果迷迷瞪瞪开着车从南五环绕了一大圈;谁取了钱,把卡落在取款机里,扭头就走;谁请朋友吃饭,大家都上桌了,才发现电饭锅没按煮饭键;谁配了隐形眼镜,清洗的时候,镜片直接就和药水一起倒了出去,两个月丢了三副;至于把沐浴露当成洗发水、把牙膏当成洗面奶之类,更是见怪不怪……
 
  我时常听着各位的逸闻趣事,嘴上嘲笑着,心里那个舒坦,就别提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他们加在一起的总和,就是我啊!
 
  说说经典的银行卡事件。有一次和我妈逛商场,结账的时候小姐说卡里余额不足。明明有钱的啊,到哪里去了?满腹狐疑拿过来,惊呼,怎么会是工行卡,我建行的卡呢?当下就把包翻了个底朝天,未果。幸好带了工资卡,没怎么丢脸。
 
  回家后没顾上换鞋就把所有的包翻了个底朝天,大的、小的、斜挎的、单肩的、手提的,均未果。妈妈说别找了,挂失吧!我直翻白眼:“不知道卡号怎么挂!”
 
  打电话给他。“哎,你知道我建行的卡号吗?我把卡丢了,要挂失。”
 
  “多少钱?”
 
  “不知道。(我从来搞不清楚卡里有多少钱,消费了多少。)乱七八糟的稿费,最近没査过。前段时间我不是给你说过卡号吗?发在MSN上,有记录吗?”
 
  “我不知道啊!你给我的是工行的啊!哎,你啥时候有建行的卡?”
 
  “我没有吗?啊!那没事了。哦哦,我想起来了。上次我买化妆品全花了。,’
 
  算是虚惊一场,我俩开始聊别的。我妈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不断摇头,“他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肯定都适应了!心理素质超强!”
 
  仔细想想,我干的这种迷糊事真是车载斗量。小时候当学习委员,收资料的钱从来没数清楚过。都是带回家让爸妈数,每次都得搭钱;晚上打车回家,让师傅把车停在了旁边小区。走进去半天找不到自家大门,以为遇上了鬼打墙;在家呼呼大睡,钥匙挂在门外一整夜。从来搞不清楚多少公里、多少千米是多远,只说得清楚打车需要10元、20元……
 
  常常丢三落四,时常耽误事,自己都嫌弃自己了。找了个小本子,打算弄个备忘录。可倒好,没过几天,小本子丢了!
 
  跟我妈诉苦,她被我折磨得无计可施,从外面买回来一大包卤煮鸡心。
 
  “亲爱的孩子,吃点吧!吃什么补什么,吃了就不缺心眼了!”
 
  我劝慰她,也劝慰自己。“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所谓的哲人伟人巨人,无非是做到了‘大事不糊涂’。何况我!您没听人说吗?难得迷糊,
 
  可比难得糊涂境界高多了。难得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得靠装。难得迷糊可是真迷糊!一个是假装看不见、却因为内心剧烈斗争而痛苦;另一个却是傻人有傻福……”
 
  我絮絮叨叨半天,她干脆利落道:“大事不糊涂?人这一辈子大事才有几件?快吃你的鸡心去!”
 
  ◎明星的八卦与我们有什么相干?
 
   每个人都是个烂摊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看过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之后,会习惯性上网搜索演员的信息。戏里戏外的人生,很多时候有惊人的交错和重叠。《如果爱》里的周迅、《玻璃之城》里的舒淇、《甜蜜蜜》里的张曼玉、《胭脂扣》里的梅艳芳……真真假假、错综迷离,不知道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曾经,在一个老迈的音像店里,淘过一张老旧的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映的《滚滚红尘》。距今天,已经有21年。影片里,有36岁的林青霞。看着她把吹熄后的火柴棍当做眉笔,把圆形流苏白桌布当成披肩,又清纯又妖烧,摇曳行走之间,颠倒众生。印象最深的,是韶华赤脚踩在能才鞋上,两人相拥轻摇曼舞,慢慢从房间舞到阳台。大红色披肩在晚霞中飘荡,将两人裹在一起。那种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的情感,配着《滚滚红尘》的歌声,有种时光凝固的安宁隽永,有飞蛾扑火的不顾一切,更预示着冥冥之中一场不可挽回的劫难。
 
  有影评说,三毛的《滚滚红尘》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想的是她与荷西,演的,却是林青霞与秦汉。尽管他们的命运纠缠整整十八年,但是,金童玉女步人婚姻殿堂的场景,只出现在他们演过的电影中。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从1973年拍摄《窗外》开始,他们就恋上了。然而,现实中的已婚男人秦汉,一如影片中的章能才般
 
  1979年,她传出自杀新闻。1984年,她与秦祥林解除婚约。1985年,终于和已经离婚的秦汉携手。《滚滚红尘》,就出自于这段两人难得的甜蜜相守时期。1992年,在一期节目中,林青霞美滋滋地靠着秦汉说:“我攒了些钱,他也有些积蓄,以后结了婚也够花了。”可是,当有人问秦汉:“你俩何时结婚?”秦汉却答:“等到有‘民主’的那一天。”
 
  1994年,年前尚见到她与秦汉携手旅行。年中,40岁的林青霞嫁给富商邢李源,盛大的婚礼惊动全城。
 
  “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电影中的韶华与能才,只是传说而已。而现实中的林青霞和秦汉,则只有分离。
 
  前几天,收到黄佟佟的新书《最好的女子》,急急翻到林青霞的篇章。又看到,她是那么一个爱哭的女人。以至于徐克在回忆从前拍《东方不败》的时候,唯一的愿望就是“我只希望她别那么常哭就好"。为了爱情、为了命运、为了当演员这一行的残酷、甚至,为了一条裙子,她都会潸然泪下,哭得不能自已。所以,黄佟佟说,她是这样的敏感,这样的脆弱,所以所有女人要受的伤,她一个也没错过。
 
  回到这个问题——明星的八卦究竟与我们有什么相干?我们究竟在找什么?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我在这本集中描写明星故事的书里,找到了答案。永远爱上不能爱的才女刘若英、为还债回到无线拍戏的邓萃雯、希望最后有一个男人来处理自己的陈慧娴、暗恋到令人心碎的梅艳芳……甚至张曼玉,都曾失望无助地说过:“只要我的老公不去拈花惹草,我已别无他求。”而看似最完美最好强的陈慧琳,也是有着不希望别人知道的心事,有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不管是大明星还是小明星,她们的生活都与我们无异。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一句话:“我们都生活在冲突与痛苦中,我们哀伤、孤独、绝望、焦虑、野心、挫折、彻底乏味……偶尔,我们的心中会闪现一些喜悦,然后心就会执著于这个非凡的东西,并且想再度拥有它,直到这份喜悦变成一份记忆或者灰烬,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生。”
 
  在我尝试观察过一些人的生活、在我尝试寻找一些隐藏在表面下的真相之后,我不得不悲哀地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个烂摊子。各种无从解决
 
  的难题,纠结成一团乱麻,理都理不出个头绪。并且,一个问题解决,必然代表一个新问题的来临。并且,越是光鲜的背后,越有不为人知、难以言喻的苦衷。
 
  这些所谓明星的所谓八卦,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就连这些倾国倾城、风华绝代、闭月羞花、才华横溢、完美无缺的大美人,也都生活在各种无法摆脱的困境,无从解决的一个又一个烦恼之中。凡人所求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连她们都不可兼得。我们这些庸庸碌碌的小人物,又能不平些什么,不忿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关注明星们的命运,眼睁睁看着她们在这滚滚红尘、爱恨嗔痴中苦苦挣扎,寻找出路,会让我们觉得:原来,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我们并不孤独。
 
  而我想,那些不愿意看明星八卦、不愿意观察生活、不愿意关注别人人生的人,大概比较快乐吧!因为他们不观察、不比较,也就不思索,也就易满足。也许,他们是行尸走肉麻木活着的芸芸众生的一员;也许,他们是明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智者。
 
  ◎年轻女孩到底该不该攒钱and如何理财
 
  六七年前,如果谁跟我提“钱”,我会觉得他很俗,俗不可耐的俗;两三年前,如果谁跟我提“攒钱”,我会觉得他很无趣。
 
  大好时光,美丽人生,太平盛世,朗朗乾坤,不好好享受,攒钱做什么?
 
  那时候,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所以,我把钱财看得很淡。不会因为赚钱,勉强自己超负荷工作;也不会因为攒钱,耽误购物的乐趣。
 
  那时候,偶尔看到一个帖子。大概意思是说,年轻女孩赚钱有限,绝无攒钱的必要。理财,总得有财可理吧!那是结婚以后才需要的。趁着年轻,好好打扮自己,才是要领。千万不可辛苦赚钱,熬成黄脸婆。要知道,曰后当黄脸婆的时间还长着呢!
 
  那时候,我觉得这个无名氏简直是个智者!他居然把我未成型的思想理论化了。我决定,无条件支持他。
 
  当我的床下塞满了鞋,当我的衣柜里堆满了衣服,当我的化妆台像一个小型的卖场,满意之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安全感。
 
  《欲望都市》里的Carrie爱鞋如命,她有一柜子ManoloBlahnik,却因付不起首付差点无家可归。纵然如此,生活依然活色生香。再看看《穿Prada的恶魔》里不重样的大牌服装秀……足以让年轻女孩羡慕至死,错认为衣服鞋子才是生活的全部。
 
  当然,我们要知道:国情不同。Carrie在《Vogue》写专栏,一个字1.25美元。我们的专栏作家,一千字三百人民币,已经是中上水平。在国外,时尚工作者光鲜亮丽,有穿不完的品牌赞助服装;我们的时尚编辑们,却需要去动物园淘衣服……难以想象吧!恐怕接下来的事情更加恐怖。在国外,你可以靠领失业保障天天晒太阳过活;在国内,你不工作试试?没钱交房租、还房贷,等着露宿街头吧!
 
  当然,我们不是崇洋媚外。我说了,国情不同,没得选择。只是,如果谁再说年轻女孩不需要攒钱、不需要理财,那我肯定送他一个白眼儿!真的要过一天算一天?那么,等你老了,十有八九是这种景象:住在廉租房里,没有结婚、没有积蓄,陪伴你的,只有一柜子再也穿不下的衣服……
 
  也许你要问,男人呢?男人在哪里?我们可以花男人的钱啊!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如果可以花男人的钱,攒男人的钱,自然更好。可是,这个年头,优秀的女人越来越多,优秀的男人越来越少。
 
  放眼望去,到处是梳着精致卷发,脚踩高跟鞋的职场女人,有相貌,有能力。男人呢?优秀男人少之又少,仅有的几个,太知道自己优秀了!恨不得让人顶礼膜拜!乱花丛中挑花了眼。其他的呢?自私、小气、懦弱,样样占全,偏偏还有脆弱的自尊心,女人在他们眼中,早就不是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都是潜在的敌人。婆婆妈妈计较起来,比女人还女人!
 
  比起男人,显然物质更能给女人安全感。
 
  我在想,女性的独立解放到底是不是一个错误?历史向前发展,把女人们推上战场,冲锋陷阵……古代多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绣绣花,做做诗,也是一生……
 
  我跟闺蜜表达了我的向往,她很不屑地说:傻子,回到古代,倒是可以不工作,可是,你得不停生孩子!
 
  好吧!我们停止幻想。首先,不要再寄希望于钓一只金龟婿过衣食无忧的幸福日子了!现在的男人们,可没这么蠢,他们不大方、不绅士,对于要花自己钱的女人,充满戒备……我们最好让男人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再者,要调整好心态。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间的人,有一种生活太高了,我们够不到;有一种生活太低了,我们下不去。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两种生活间找到平衡。不要拼尽全力,试图过看似奢侈的生活;也不要病态节省,把自己变成黄脸婆。要知道,我们追求的不是物质,说到底,是幸福。降低自己的欲望,才能提高幸福指数。
 
  最后,在开源的同时,我们必须学会节流。不用多么专业,尽自己所能,看自己方便就好。
 
  比如,买衣服时,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因为喜欢而买,还是因为想买才买。很多时候,似乎纯粹是为了买东西而买东西,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
 
  比如,化妆品只用一套就好,不要囤货。
 
  比如,天气好的时候,选择坐地铁,不要打车。
 
  比如,多去公园,少去咖啡馆……
 
  比如,姐妹们聚餐选择在家里,一人做一道菜,又有情趣,又便宜。
 
  比如,资源共享,尤其是DVD、书之类……
 
  有了稳定的工作以后,便需要有稳定的积蓄。也不必每个月规定自己存多少,多了多存,少了少存,总比没有强!如果已经有了一部分积蓄,如果不想存银行,那么,你可以这么办。当然,我是最不专业的理财人员,我能提出的,只是最简单的建议。
 
  有段时间,连菜市场买菜的大婶都在谈论炒股,有段时间,倾家荡产跳楼自杀的都不罕见。如果自己不懂,再加上急功近利,刚买了就天天盼着涨,跌了两天心就慌,那最好不要尝试。基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如果自己怕麻烦,可以让父母代买。不用暴涨,能抵过物价上升的幅度,就功德圆满了。
 
  还有,房子是个大问题。年轻女孩该不该买房,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我身边就有很多人,从房价初涨,等到暴涨,然后,等着它下跌的一天。
 
  说实话,我也看不懂房价问题。只是某一天,有人跟我提我住的房子已经涨到一万三一平时,我突然反应过来:如果我没考虑过卖房,如果我只是自己住,它跌或者涨,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么,手头有钱,到底是等呢,还是买呢?如果你还不明白,那么,引用一段我采访过的经济学家韩秀云的一番话:关于房价,如果短期有点看不清楚,有点不确定,我们拉长一点就会发现: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在内,都有这种感觉,就是永远觉得房子贵,收入的价格永远追不上房价。
 
  房价一路飙升,而且越涨越髙。5年前你觉得中国房价贵吗,那时你买得起吗?10年前你觉得房价贵吗,那时你买得起吗?好了,现在我要问了,
 
  如果你现在没买房,5年之后你觉得今天中国的房价贵吗?10年之后你觉得今天中国的房价贵吗?你会不会倒着向后想10年,往前再想10年,想了之后你会不会明白一点呢?
 
  如果看到中国经济大爆发、中国人太多、中国可供建楼的地皮太少、中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很大、中国没有更多适合你投资保值的渠道,这几个要素基本上已经构成你判断房价的一个轮廓。
 
  现在我们看到当年的“天价房”如今价钱已掉到地板上了,5年后再看今天的房价,是否会像今天看5年前的房价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