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医女(原著《替嫁公主》)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典从简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燕安灵对于她不得不匆促的离开皇宫而感到懊恼,可是为了安全着想,她也不得不离开皇宫。

    她没有任何理由留在皇宫里,若是被人发现,治她一个擅闯皇宫的罪名还是轻的。若是引起了皇上的观注,她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得通。

    燕安灵怨难平,从皇宫里撤出来全是她以进为退的手段。在皇宫里她所表现出来的看清了人生的本性,只要好好活着就好,那是她的策略。若非如此,火翊不会息怒而及时的令太医抢救她的父亲。

    她的心思一动,丞相立即就明白了燕安灵的想法,他唯有保证沉默,以伤重为由不闭目养神而避开了火翊对他的探究。

    他们父女对人性的弱点把握得相当透彻。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还真的让火翊一度的觉得他们也是有苦衷的,也就没有再去追查丞相怀揣着土雷的缘由。也算是放他们父女一马了。

    燕安灵正是以她的这种洗尽铅华了的清纯,不但获得了火翊的原谅,也让阿蒙达看在火翊的面子上,对她所做过的事情不再追究责任。还得到了太医对丞相全力以赴的救治。

    火翊不追究丞相与燕安灵的责任,正是给了丞相一家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如果他们从此之后可以本本份份的不再生事,火翊是真的打算不去追究这一次宫变中他们两人的责任了。

    丞相在没有生出异心之前,他确实是真心实意的铺佐着几任皇上,对于昌邑国的贡献也是得到火翊的认可的。

    火翊给了燕安灵台阶下,可惜燕安灵非但不感恩,反而又把心思瞄向了火翊。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终极的目标,昌邑国由何人继位她不管,但是皇后一位她必须握在手中。

    燕安灵机缘巧合之下,从拓跋坚的口中得知了先皇私印的重要性及它的存在。经过分析,她感觉到先皇的私印一定是被太后所得。

    先皇死得忽然,拓跋坚匆匆继位,先皇的私印+一定还来不及交给下任的皇帝。而太后又那么反其道的没有住进太后的宫殿,而是住进了先皇后的宫殿,燕安灵由此推断太后应该是拿到了先皇的私印。这才有了她把太后骗进秘室,欲逼问先皇的私印的事件。

    燕安灵原本打着的如意算盘是等她拿到了先皇的私印,就可以以此威逼火翊立她为后。那样她就可以奉送出先皇的私印做为回报。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很顺利,就是在最后的关键一步她未能问出先皇的私印的下落,就不得不匆忙出宫。

    她想着心事,越想越恼火,想到这一次她错过了可以跟火翊谈条件的机会,整夜都无法安眠。

    二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片刻之后,火翊与阿蒙达已经坐在桌上用着早膳。

    “今日下朝后,你点上二个小分队的羽林军在此候着,今日李权跟陈岩也该回来了。待他们一到带着他们,咱们一起去探探那朝阳殿里的秘室。 ”

    火翊边吃边对阿蒙达安排今日的任务,别人是食不语,安心用膳,他们却是长年养成的习惯,一有战事,用膳时也是他们交待与安排任务的战场。

    “好。”阿蒙达听说要去探查秘室,大有磨刀霍霍立即就出发的冲动。

    半个时辰之后,火翊与阿蒙达步入了朝阳殿。自从得知了龙椅下有秘密之后,今日火翊站在朝阳殿里,目光不自觉的就瞄向上了龙椅的方向。

    他还未登基,很自觉的没有坐在龙椅上,他为人做事都讲究一个合情合理,决不逾越礼数。

    火翊扫了一眼朝阳殿里来上早朝的文武百官,他感恩于他们对他的认可。不管他们是惧于他手中的兵权,不得不承认他的新皇身份也好,还是真心实意的接纳他为昌邑国的新皇,愿意拥挤他的的群臣,他在心里暗自发誓,他会善待他们。

    有了前几日的磨合,文武百官已经渐渐的接受了火翊的身份。今日朝堂上少了一些无用的质疑声音及敷衍的奏折。许多大臣都进入到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今日官员递上来的折子,火翊接过去看了几眼。他看得出来今日的折子是大臣用心在做事的佐证。对此火翊很是欣慰。

    他明白孤掌难鸣的道理。若是把他比喻为鱼,文武百官就是水,没有水的滋养,鱼儿也是命不长久的。

    “景州蝗灾之事,交由户部陈礼成负责拨出十万两纹银进行赈灾。”

    火翊先是把关乎于朝廷的政事处理完毕,这才话题一转,道:“明日本将登基之事,不需要事事都做足程序,本将即信有天神保佑,也信事在人为。步步都按着程序来,劳民又伤财。”

    他参加过向任皇帝的登基大典,见多了整个登基大典的繁琐,整个仪式的完成需要一整日的时间。他心疼于柳婧现有身孕,挺着一个大肚子怕她支撑不住,若是中途退下又难免会被官员留下不好的印象,故有此一说。

    朝堂下的群臣听了火翊的命令,全都相视而看,他们心中对此还是存有着不同意的意见。有人想就此提出不同意的意见,却在想到了前日洪恩德等人就是没有依着火翊的心意行事,结果被发配去守皇陵的事情。懂得明哲保身的群臣这一次学聪明了,没有人再提出异议。就此这件大事就以火翊的意思而定。

    火翊心中记挂着要去探查秘室的事情,看了百官上奏折过来的折子倒并没有什么大的事情需要处理,没有过多的把时间用在早朝上。今日的早朝按着较为正常的时间退朝。

    前两任的皇上都把朝政交给了摄政王,极少需要在早朝时花费太多的时间,也养成了群臣散漫的上朝态度,这几日连着都是长时间的讨论着政事,有些年纪大的大臣早有情绪,今日见火翊没有再推迟早朝的时间,都心中欢喜的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