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丫鬟第42节:第十章神秘侍卫(1)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第十章神秘侍卫
 
  看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元宵节夜,灵石的大街上人山人海,架火和灯会为这个古老的小镇增添了不少异彩。这一晚,岳府里的年轻主子们大多都走了出来,老夫人也让灵儿和岳思敏一同出去,她俩在柳智信的陪同下走在大街上观看灯火。
 
  刘玉菊也吩咐银捧带了一个护院拉着岳致屏出去玩耍,自己却一个人待在屋子里。
 
  岳海润早在下午就被温中原邀请到县衙,宴请过后,他俩一同走出了县衙,准备点燃架火。
 
  架火是一种造型社火,在晋中比较盛行。灵石架火起源于民间烟火炮仗,盛行于唐代,到清代已发展到奇异光彩的境界。架火以单桌顶立,共十二张桌。寓意一年十二个月,如有闰月则顶十三张桌。架火用纸、麻、竹竿等结扎成山石状,彩绘出来,再用各种纸炮、花炮、绣花炮编织成图案,悬挂于桌子的各层,成为集雕塑、绘画、结扎、裱糊、剪纸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品。燃放时,点燃走起火,经固定路线,打中架火最下一层,之后逐层燃放,鞭炮齐鸣,礼花喷射,硝烟弥散,五彩缤纷,十分壮观。
 
  温中原和岳海润一同走到架前,众人早已将一用木框和纸仿制的明代刻碑立于架火前。按乡俗,在点燃架火前,将此焚烧。拓片所载原文是:
 
  为祝天地水三宫三神,祝普天同庆贺新岁之五谷丰登,请免水陆之灾,风雷冰雹之害,降神火之威,压瘴气之滋生焉
 
  敬此流芳
 
  社以神之体民,以火之望,普之以四面八方,借泰山之势,以火为望,社生灵,持以此山火为延庆
 
  树立此碑,继世永昌
 
  这架火是由温中原和岳海润共同点燃。点燃后二人在兵丁的护卫下沿大街观看五光十色的彩灯及街头的旱船、高跷、舞龙、舞狮、抛绣球等民间艺术表演。
 
  灵石的元宵灯节仿效苏、杭、扬三州之风气,于道光时已颇具盛名,之后从咸丰、同治一直延续下来。灯的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道光时,从广东引进的宫灯形式有八角、六角样式,质地有玻璃、纱、绣缎三种,灯架多是紫檀等硬木制成。灯上装饰有书写的千家诗、唐宋诗词,并绘有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庶民百姓则悬挂贴剪纸灯影。灯影俗称走马灯,形状是圆柱体,或纸或纱裱糊,借烛光热力,推动转盘,以表现各种人物故事和诗词灯趣。
 
  第十章神秘侍卫
 
  岳思敏和灵儿被街头的绞活龙灯火表演所吸引。清嘉庆年间,灵石当地在广东经商的人,将绞活龙的制作技术引进当地的。活龙长四丈五尺,纸扎龙头,布制龙身,选空旷之地搭龙棚二座,高一丈八,相距十八丈,龙棚之间由若干绳索相连,中间悬一圆球,取“二龙戏珠”之意,两龙即系于绳索上,龙身内置灯数盏,龙棚中人力绞动绳索,二龙即可上下左右作飞腾状,地面上则由十数人舞动老龙,上下配合。参加活动者数十人之多。入夜,灯月辉映,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在弥漫的硝烟中,老龙小龙上下腾飞,或二龙戏珠,或双龙拜母,吼声震野,煞是壮观。
 
  “妹妹,好看吗?”岳思敏问。
 
  “好,我可是第一次看这么精彩的表演,真是好看极了。”灵儿兴奋地说。
 
  “那边还有更好看的呢,咱们看看去!”岳思敏说。
 
  “好啊,听姐姐的。”灵儿高兴地说。
 
  二人拉着手向铁棍表演的地方走去。
 
  铁棍,又称抬阁,以幼女着丽衣扮装,缚股于铁棍之上而舞,下以八人、十六人或二十四人抬之。要求所有抬阁人以统一节拍上下起伏,带动阁上演员舞动。又有背棍,也称背阁。背棍由上、中、下三截构成,有直顶、旁顶、活心等样式,分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棍,由一壮汉背铁棍,上扛一至三名儿童,他们共同扮演一组戏曲或故事人物,并配以与人物相符的道具。表演时,背棍者根据故事,迈着与角色、性格相吻合的步伐,被背者也随之做相应的表情和姿势,构成上下浑然一体的艺术造型。背棍队伍少则五六组,多则百余组。集体跑圆场,表演既是艺术比赛,又是对人的耐力考验,很有一番气势。扮人物的儿童家长则被选上扮演为吉祥,故很愿意自己的子女被选中上背根或铁棍。还有扒棍,以多人抬木架,架上有巨横梁,枕以三四丈之长篙,中与横梁加活动之枢,其篙之尖端在前,以骑鹤童子缚之。其下端在横梁之后,以多人徒手执之。视前方屋上有妇女,则使篙尖之骑鹤童子挥尘近之,杂以谐语。背棍、铁棍不说不唱,只以锣鼓音乐舞蹈动作表演传情,被称为“无言戏曲”、“空中舞蹈”。